BTS通過Um接口(GSM / GPRS / EDGE網絡的空中接口)與MS(移動臺)通信,并通過A-bis接口與BSC通信。移動通信系統主要由移動臺,基站子系統和網絡子系統組成。
基站收發信臺(BTS)和基站控制器構成基站子系統。完整的BTS包括無線發射/接收設備,天線和特定于所有無線接口的信號處理部分。
BTS可被視為負責移動信號接收和傳輸的無線調制解調器。通常,在某個區域中,多個子基站和收發器站彼此形成蜂窩網絡,并且通過控制收發器站和收發器站之間的信號來發送和接收每個移動通信信號的傳輸。
其他。接收器的主要RF指示器包括ReferenceSensitivityLevel,AdjacentChannelSelectivity(ACS),Blocking(帶內和帶外)和接收器互調。
帶內阻塞指數類似于ACS分析。考慮的是分析信道外干擾信號對工作頻段中接收機的影響。
因此,解釋并解釋了Bolcking指示器分離的帶外指示。接收機的最小可接受電平(接收機靈敏度)= -174dBm / Hz + 10logBW + NF + Eb / N0 1. Eb / No由基帶解調能力決定,與RF前端無關; 2. BW由無線系統協議標準定義; 3.-174dBm / Hz和總熱噪聲;接收器的其他指標基于靈敏度指數滿足設計要求的假設。
因此,設計必須首先滿足靈敏度指標要求,然后在其他指標的分解和設計的基礎上。接收器靈敏度指數的RF前端設計是分解NF指示器的系統設計。
BTS包括三個部分:基帶單元,載波單元和控制單元。 1.基帶單元主要用于語音和數據速率自適應和信道編碼。
2.載波單元主要用于調制/解調與發送器/接收器之間的耦合。 3.控制單元用于BTS的操作和維護。
BTS包括無線傳輸所需的各種硬件和軟件,包括:1。發送器和接收器。
2.支持各種上部單元結構(如全向,扇形,星形和鏈狀)所需的天線。 3.與無線接口相關的信號處理電路實現多址復用所需的幀和時隙的形成和管理,以及改善無線傳輸所需的信道編碼,解碼,加密,解密,速率適配等功能。
。 。
4.收發器本身所需的檢測和控制設備。
基站收發信臺(BTS)和基站控制器構成基站子系統。完整的BTS包括無線發射/接收設備,天線和特定于所有無線接口的信號處理部分。
BTS可被視為負責移動信號接收和傳輸的無線調制解調器。通常,在某個區域中,多個子基站和收發器站彼此形成蜂窩網絡,并且通過控制收發器站和收發器站之間的信號來發送和接收每個移動通信信號的傳輸。
其他。接收器的主要RF指示器包括ReferenceSensitivityLevel,AdjacentChannelSelectivity(ACS),Blocking(帶內和帶外)和接收器互調。
帶內阻塞指數類似于ACS分析。考慮的是分析信道外干擾信號對工作頻段中接收機的影響。
因此,解釋并解釋了Bolcking指示器分離的帶外指示。接收機的最小可接受電平(接收機靈敏度)= -174dBm / Hz + 10logBW + NF + Eb / N0 1. Eb / No由基帶解調能力決定,與RF前端無關; 2. BW由無線系統協議標準定義; 3.-174dBm / Hz和總熱噪聲;接收器的其他指標基于靈敏度指數滿足設計要求的假設。
因此,設計必須首先滿足靈敏度指標要求,然后在其他指標的分解和設計的基礎上。接收器靈敏度指數的RF前端設計是分解NF指示器的系統設計。
BTS包括三個部分:基帶單元,載波單元和控制單元。 1.基帶單元主要用于語音和數據速率自適應和信道編碼。
2.載波單元主要用于調制/解調與發送器/接收器之間的耦合。 3.控制單元用于BTS的操作和維護。
BTS包括無線傳輸所需的各種硬件和軟件,包括:1。發送器和接收器。
2.支持各種上部單元結構(如全向,扇形,星形和鏈狀)所需的天線。 3.與無線接口相關的信號處理電路實現多址復用所需的幀和時隙的形成和管理,以及改善無線傳輸所需的信道編碼,解碼,加密,解密,速率適配等功能。
。 。
4.收發器本身所需的檢測和控制設備。